台灣最早的扶輪是在台灣日治時期,由東京扶輪社所輔導成立的台北扶輪社(Rotary Club of Taihoku),於1931年3月27日在當時的台北鐵路飯店成立,並在同年4月28日通過國際扶輪的申請同意,9月26日正式授證,創社時有社員28名,第一任屆社長為當時的台北帝國大學校長幣原坦,成員以日本人為主,例會時也是使用日語。[14]
一直到1940年為止,在台灣又成立了兩個扶輪社,包括1934年2月17日成立的高雄扶輪社(Rotary Club of Takao)和1937年3月17日成立的基隆扶輪社(Rotary Club of Keelung);這三社原屬國際扶輪70地區,1939年7月改編在國際扶輪71地區。太平洋戰爭爆發後,此三社暫停活動,並在戰爭結束後因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接收臺灣,這三社也因日本人離開台灣而停止運作。
戰後台灣第一個扶輪社也名為台北扶輪社,由昆明扶輪社之成員協助成立,但英文社名為「Rotary Club of Taipei」,與臺灣日治時期台北扶輪社不同;新的台北社於1948年2月5日成立於台北招待所,同年10月9日舉行授證典禮,創社時社員有33名,主要成員為從大陸遷來到台灣之扶輪社員以及外國駐華官員,第一任社長為嚴家淦(後來擔任第五任中華民國總統)。
在二次大戰後至1951年期間,台灣與港澳地區的扶輪社都未被列入國際扶輪的各地區中,1951年7月國際扶輪在台灣與港澳地區設置一個「行政顧問」代替地區總監的工作,負責台港澳地區的扶輪社連絡。直到1960年7月,台港澳地區才正式設置國際扶輪345地區。
- 1978年7月:由於台灣的扶輪社數量增加,重新劃分為345地區(負責台灣新竹縣及宜蘭縣以北及港澳地區)及346地區(負責包括台灣中部及南部)。
- 1984年7月:346地區重新劃分346地區(苗栗縣至彰化縣之間及花蓮縣)及347地區(雲林縣以南及台東縣、澎湖縣)。
- 1987年7月:台灣及港澳地區重新劃分為345地區(港澳地區)及348地區(台灣北部)。
- 1990年7月:348地區再劃分為348地區(台北市及台北縣之永和、淡水、汐止、中和、新店)及349地區(台北縣之其餘地區與宜蘭縣、桃園縣、新竹縣、新竹市)。
- 1991年7月:地區編號末數均加0字,台灣的國際扶輪地區為:3460地區、3470地區、3480地區、3490地區。
-
1998年7月1日:台灣的四個地區獲國際扶輪理事會批准重劃為七個地區:
- 3460地區:台中市、台中縣、彰化縣、南投縣。
- 3470地區:台南市、台南縣、嘉義市、嘉義縣、雲林縣、澎湖縣。
- 3480地區:台北市之西南區及中和、永和、新店。
- 3490地區:基隆市、台北縣、宜蘭縣、花蓮縣。
- 3500地區:桃園縣、新竹市、新竹縣、苗栗縣。
- 3510地區:高雄市、高雄縣、屏東縣、台東縣。
- 3520地區:台北市之北部、東部、東南半部及淡水、汐止。
-
2015年1月:國際扶輪理事會批准將台灣的七個地區自2017年7月開始再重劃為十二個地區:
- 3460地區分割為3461、3462地區。
- 3480地區分割為3481、3482地區。
- 3500地區分割為3501、3502地區。
- 3520地區分割為3521、3522、3523地區。